首页<<基础教育 > 家长频道
史上最牛留学生家长: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更新时间:2017-2-20 11:48:52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举足轻重的大学者之一,参与并领导了中国近代数次重大的事件。同时,他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留学生家长。凭着自己的学识和过人的家教,他培养的子女都成为了社会贤达,造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奇迹。他就是梁启超。

  九个子女,7位出国留学深造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学者和教育家,梁启超不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把九个子女都培养成为“国家之栋梁”。这些子女中,有7位子女出国留学深造,并且都本着爱国之心,在不同时期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门三院士

  梁启超的子女中,成就最大的莫过于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院士儿子。

  • 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在父亲的鼓励与培养下,成为中国历史建设的宗师。

  • 梁思永:现代考古学家

  梁思永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班,1923年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攻东亚考古。

  梁思永是中国第一个接受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并且于1948年与其兄梁思成一道获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 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梁思礼曾留学美国普渡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梁启超其他的子女,如长女梁思顺是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等等。

  梁启超一生留下了大量论文、学术著作,也留下了2000多封书信,其中有300多封信是写给子女们的,帮助他们确定学习方向,指导他们做学问,同时又充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能够窥见一位成功留学生家长的超前教育理念和苦心孤诣。

  不问收获,但求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不可骄盈自满,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1927年2月6日

  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不问收获,但求耕耘。”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情,不要在没有付出的时候,就只想着回报、酬劳,默默地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收获。

  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

  看起来很简单的标准,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

  和我们一样,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可是,做人首先要学会承担责任。一个没有责任不懂得担当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梁启超反对拔苗助长,填鸭教育,他做的最好的就是不把压力转嫁给孩子,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做自己。

  对于功课绝不责备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庄》

  求学问不是求文凭!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释放压力。

  他是这样和女儿沟通的:“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根基越筑得厚越好。”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

  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女儿兴趣不大,他便写信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1927年8月29 致孩子们

  学知识是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完,要给自己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与子女做朋友

  “宝贝,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1925年5月9日致孩子家书

  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这在近100年前,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

  梁启超给孩子们写信,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我们和他相比,又是以一种什么形式来沟通的呢?

  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适逢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

  梁启超认为,体会欧洲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比浮躁的走马观花似的旅游更有意义。他在信中鼓励孩子们写游记。

  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们》

  梁启超在这里所说的孩子气,不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任性爱发脾气;而是另外一种,我们每个人,无论年龄多大,都需要拥有的童心童趣。

  健康的人生观,是一生快乐的源泉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和教育孩子学习具体的知识相比,一个健康人生观更重要。一个好的人生态度,能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的渴望,帮助孩子们战胜暂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8710406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