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关系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从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早期的产教结合,如今,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战略。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实践探索,也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与产业仍是“两张皮”,“壁炉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匹配度不高。立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产教不融合的表征:结构、规模、质量都存在问题
从产教不融合问题的表征来看,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之间存在三方面的“不匹配”:一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区域经济产业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迅速转型升级,但职业院校的办学却相对滞后,专业设置落后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即便在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都较好的长三角地区,专业布局与产业格局之间的适应性也相对较差。
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严重脱节。专业与产业匹配不仅仅是结构上有所对应,而且要专业人才供给规模能满足产业需求。然而,区域职业院校的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之间往往是“两极不匹配”。一种情况是职业院校集中开设某一种专业,造成区域专业型人才供给过剩,毕业生就业困难。在苏锡常,高职院校蜂拥式开设财经会计类专业,然而区域内小微企业和头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却远远不能消化掉大规模的高职类财会毕业生。环杭州湾地区,石化专业的职校学生也已经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规模过小,不足以支撑区域产业经济的人才需求。上海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每年需要新增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接近8000人,但是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本科院校培养的研发人才之外,产业技术工人却没有对应的职业院校开设专业来培养。在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相对应的产业工人却严重缺乏,上海区域内仅有少数几所职校开设相关的专业。
三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水平不足以支撑区域产业经济的人才需求。在国家经济升级转型,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产业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多数职业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逻辑上,对专业的内涵发展、生产性实训、研发型校企合作的关注不够,进而,职业院校的专业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产业的运行。在湖南株洲,中车集团对车辆工程人才质量需求愈发提高,区域内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又难以满足这种高质量需求,中车集团不得不在本省之外招聘相关专业毕业生。
专业与产业不匹配的原因:院校、市场与社会“各行其是”
专业产业匹配度不高是多重原因交互作用形成的问题。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有着不同的运行逻辑,两个系统之间也不是紧密、直接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在教育与产业之间,还有广阔的中间地带,其中劳动力市场是调节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专业体系和产业体系之间的匹配和对应也不是意义映射的逻辑关系,往往是多个专业才能服务一个产业。因为产业体系都是相对完整的,在产业链的各个端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性的人才。例如,生物制药产业同样需要财务类、会计类和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因此,专业与产业之间的匹配是多重因素、力量相互调适之后的一种理想结果。然而,现实中,却是院校、市场与社会“各行其是”,在教育供给、劳动力市场调节和经济产业系统的引导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首先,职业院校“封闭式”办学。职业院校根据以往的办学经验,在缺乏企业参与、劳动力市场指导的情况下设置或者调整专业,忽视了产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新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传统会计人才供给过剩,管理会计和智能会计的专业人才却培养不够。
其次,劳动力市场没有提供及时的信号反馈,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信息的渠道不通畅。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人社部门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的沟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不通畅,特别是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动态反映不够及时,进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变化。
最后,产业界、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参与和指导不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类型特征,但是,在实践中,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互动往往徒有形式,没有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因为行业、企业的参与不够深入,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感兴趣,进而,产业系统的最新动态、现实需求也就难以转换成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产业与专业之间出现不匹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局。
专业与产业不匹配的破解之道:理念、要素与机制的大变革
专业与产业匹配是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但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仅仅有专业与产业的互动不足以彻底实现专业与产业匹配。专业与产业的匹配是教育界、产业界从利益共同体走向文化共同体,最终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大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匹配相应的要素与机制改革。具体来说,首先,改变“学校本位”的办学理念,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做好职业院校的供给侧改革。
一方面,关注就业,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供需。从新时代、新技术分析中国产业经济的新结构,在新的产业结构中,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中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现有劳动力基础进行深度分析,再落实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此引领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立足区域,从“国家—区域—院校”布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三位一体”行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国家政策精神的指引下,从“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分析区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供需情况,根据多变量、多结构的分析结论,探究区域内职业教育实体单位(要素)与产业体系的单位(要素)有机结合。
其次,变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机制,构建“教育—市场—政府—中介组织”等多重要素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一方面,在传统的“政府—企业—院校”的三螺旋结构之上,引入市场性的中介组织,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提供多元主体的治理力量,以政府力量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形成教育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合力。另一方面,建立区域性的产业研究院,在学校办学和产业经济之间搭建信息沟通、文化互动和利益共享的平台,为产教融合贡献更加通畅的合作渠道,及时为职业院校的改革提供指导。
最后,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不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采用何种融合方式与行动路径,也不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处在何种水平,产教融合最根本的结合点依旧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企业和产业不愿意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院校能力与水平不够。因此,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聚焦课堂,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一是致力于高水平课堂的打造,通过课程、教材改革,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为职业教育优质课堂的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拓展职业教育课堂空间,从传统的第一课堂转向第二课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探索“项目主题式课程”“对分课堂”“设计—体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效益,助推产教融合;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实践导向、能力本位为价值尺度,引导职业院校课堂学习的知行合一,整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