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专家
李振华:洒向学生都是爱

更新时间:2015-10-29 11:44:59


情系讲台,从繁华城市到沂蒙山区,一干62年;

  倾尽所有,累计资助2000多名寒门学子……

  乡亲们自发为他立起一座塑像——

  “爷爷要去哪里呀?爷爷要去哪里呀?”

  看见老人要出门,在一旁玩耍的四五岁小男孩一边跟在后面,一边用稚嫩的童声问着,那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好像这位老人就是他的亲爷爷一般。

  这位已经年届八旬的老人,身上的蓝色夹克和灰色衬衣,经多年的穿洗,只能隐约看出一点原本的颜色,领口上也已磨出了一圈白色的线头。

  虽然已经退休18年,但他每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开的“孝德讲堂”,还需要他悉心张罗;“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还需要他去值守;全县300多个村庄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也是他走访调研的对象;那些需要资助的学生,他依然放不下……

  这位头发已然花白,但脚步稳健、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矍铄光芒的老人,就是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振华老师。

  风华正茂,毅然支援沂蒙山

  李振华原是南京人,1953年,还是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的他,响应党的号召,卷起铺盖,志愿来到了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沂源县韩旺村支教,住进了由3间破庙改建的学校。

  当时已经停课半年多的农村学校,因为“城里人”李振华的到来,又来了38名学生,最大的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在老区山村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李振华成了山村孩子的希望。

  怎么教好这些学生?

  看着学生们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村里连个会记工分的人都没有时,李振华的心被刺痛了!“宁可一辈子留在沂蒙山,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李振华暗下决心。

  他甩开膀子,自己动手制作了28种教具,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给村民办起夜校,业余时间还翻山越岭走访学生家庭、给孩子们补课。后来,他又让父母从南京老家寄了一台收音机,和学生一起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5年,沂源县小升初的比例只有10∶1,李振华教的应届毕业生,则全部考上了初中,一时轰动全县。

  “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李振华的许多学生榜上有名。在当时沂源县所在的整个临沂地区,李振华所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地区教育局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他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1982年秋,李振华调任新成立的城关二中校长。

  这所学校当时只招了两个班108名学生,平均入学成绩只有28.5分,26人的数学考了零分,有的教师还在管教学生时被打伤,人称“一百单八将”。

  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华坚持“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秀生同样重要”的理念,提出“洒向学生都是爱”的精神,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治校原则,与老师们一起,用行动和真情感化学生。

  一开学,李振华就住进了“一百单八将”的学生宿舍,与这些被人另眼相看的孩子朝夕相处。在教学中,他带领老师们采取“小目标分层推进法”,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通过一点点的进步,一步步地靠近优秀。一张张朴素的奖状,让这些经常遭受“白眼”的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尊重,化作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年后,“一百单八将”的平均成绩名列全县第一。有人说李振华创造了一个“点石成金”的现代神话。后来,人民日报专门刊登了李振华所在学校转变“后进生”的经验,并配发了评论——《校长是关键》。

  一心赤诚,无怨无悔为教育

  刚刚参加工作时,李振华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1元,10元寄给父母,6元是自己的生活费,另外5元用来资助山区的贫困学生。

  他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初到沂源后连续3年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因为对他来说,回家的路途太远、车票太贵、时间太长:来回车费42元,恰好是他两个月的工资,可以资助很多贫困学生,假期里他还要帮学生补课。

  1980年,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拿着沉甸甸的电报,李振华思绪万千,最后他狠狠心把同样在准备高考的儿子叫到跟前,让他回老家照顾爷爷。儿子哭了,李振华也哭了:“爸知道你委屈,可这些老区农民的孩子,都指望着高考改变命运。你是城镇户口,即使考不上大学,将来还有机会当工人……”懂事的儿子含泪点头回了南京。

  没想到,儿子回南京的第5天,李振华的父亲就去世了。李振华也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那一年,李振华所教的班级在全地区的高考中独占鳌头,他的儿子却名落孙山。

  后来,因为母亲半身不遂,眼看着只有回乡照顾老人这一条路了。在反复的矛盾、纠结中,李振华和家人开始默默收拾行装。

  然而,启程的那天早晨,李振华推开家门的一瞬间,眼睛哗一下就湿润了:一大片父老乡亲站在门口,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捧着水果,没有一个人说话,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不少人在悄悄地抹着眼泪……

  那一瞬间,李振华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我留下来,不走了!”

  沂源山区的群众先后派了8个女孩,轮流到南京照顾老太太,只为了“让李老师能安心教书”。

  时间一久,李振华实在不想再拖累乡亲们了,将老母亲接到了沂源。离开故土又难以适应北方气候的老人,在一年多后去世。李振华悔恨交加、长跪不起。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也哭喊着:“老人家,您不要责怪李老师,他是为了俺这里的孩子们啊!”

  有人说,一个老师,难道真的这样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和李振华共事多年的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义说:“水平高的老师并不难找,难得的是李振华老师一颗博大无私、时时处处惦记着革命老区孩子的慈父般的心!”

  倾其所有,白发依旧助寒门

  献了青春献终身。1997年,李振华退休了,但他的心,依然在沂源山区的孩子们身上。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坚持每月捐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学生。

  退休这天,李振华突然“大方”地把老伴儿和孩子们请到一个小饭馆吃饭,孩子们都有些受宠若惊。当李振华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全家人沉默了。

  他决定把半生积攒的1.5万元钱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3份,分别捐给他曾经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设立“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会”。

  话音刚落,女儿就哭了:“爸,我们理解您的心意,可是您和我妈这一辈子过得也太苦了……”

  李振华却说:“咱们再苦,也苦不过山区的农民,想想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寝食不宁。”他拿出3包东西递给孩子们:一部记录李振华事迹的电视专题片,一本记录李振华事迹的报告文学集,还有沂源县委《关于开展向李振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文件。

  “我知道你们都过得不容易,但我也没有什么钱财留给你们,只有这些荣誉,记录了我当年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今后遇到困难、有了委屈,你们就看看这几样东西吧!”孩子们流着眼泪,点头同意了李振华的决定。

  2001年,已经64岁的李振华,应聘到淄博一家民办学校任校长,年薪5.5万元。一个了解李振华性格的学生家长感叹道:李老师这肯定是在为咱们农村的孩子们“打工”啊!果然,李振华一拿到工资,就立即资助了23名贫困学生。这一干,又是七八年。

  学生张文强因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刚上初一就要辍学。李振华资助他上学直到中专毕业。张文强的父亲患肺癌去世后,李振华又托人给他介绍了对象,替他拿了见面礼,张罗着办了婚事。后来,张文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张恩铭”,寓意永远铭记李振华的恩情。张恩铭就是见了李振华就喊爷爷的那个可爱男孩。

  在民办学校工作期间,李振华还带着张文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有一天,李振华突然对张文强说:“咱们早上趁其他老师还没起床、晚上大家休息后的时间,去垃圾池拾废品卖钱吧!”张文强一听坚决反对:“您是校长,又是省人大代表,怎么能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呢!我自己去捡就行了。”李振华却说:“不怕!咱们捡的废品虽脏,可换来的钱是干净的!”就这样,两个人坚持捡了8年废品,一共卖了1.6万元,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一直到现在,李振华每月的退休金,自己只留下500元生活费,其余的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62年来,李振华累计捐款已达102万元,资助学生2000多人,其中,由他承担生活费、学费直到完成学业的学生,多达36人。

  在李振华的感召下,全县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会”累计捐款29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人、奖励优秀师生2000余人次,捐资助学的企业家、各界爱心人士中,很多是李振华当年资助过的学生。沂源县的父老乡亲们自发给李振华立起了汉白玉半身雕像和“振华基金纪念碑”。给一位普普通通的、仍然在世的教师塑像,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作为省人大代表和县关工委副主任,李振华一退休就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与省内外860多名青少年保持联系;他先后到300多个乡村入户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建议100多项,大多被相关部门采纳。最近,李振华又组织五老志愿者,搜集身边的孝老爱亲故事,开设的“孝德讲堂”已经办了7期讲座报告,赢得了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

  在超过一个甲子的岁月里,李振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为沂蒙山区教育事业耕耘着,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了一曲党员教师的奉献之歌。这歌声,也将永远回响在蒙山沂水之间,留在老区人民的心底。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9693617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