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小时的活动下来,我感觉一切都还算流畅。结束之时,孩子们都喊着要再玩一遍游戏,包括平时班里最淘气的淘淘都在向我喊:“老师,再玩一遍吧,再玩一遍吧!”我知道了,我的这个活动是成功的,因为孩子们喜欢,非常喜欢。活动后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到今天,很多孩子都还会不由自主地说唱起里面的一段歌词:“台风台风你真没趣,动不动就发脾气,台风台风你回家去,趁你不在我们才能玩游戏!”
1、定教材(上什么?为什么上?)
徐老师向我推荐奥尔夫音乐,并把一部分的音乐拷给了我。我以为能编入奥尔夫音乐的教材,都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我对自己说:“这些可都是好音乐,一位好的老师,她拿到里面的随便哪首音乐,都能上出一堂好课。”我开始一首一首听下去,在一个一人在家的晚上,我一口气全部听完了,第一个感觉就是,好激动,很新!很美!好的,定了,我要的内容肯定就是其中之一了!
本次双高课的主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我再翻了一下那一周的日常教学活动,也都是有关雨的,风的。奥尔夫里有一首《台风》的音乐,那不正好嘛。
每一次听《台风》,都感觉很特别,每一次听都感觉很激动。我自己也觉得好笑,就听出个激动就感觉好听好听,可怎么教孩子呀。于是开始静下心来慢慢听。《台风》里有很多的音乐元素可以引导孩子去挖掘,前奏、说唱、伴唱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教育卖点呀!……
2、定教案(怎么上?)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
(1)目标:活动的目标我一开始就是这么定的,无非就是两个词“表现”与“合作”,这是奥尔夫所强调的。以后也没有太多的改动。
2)教具:奥尔夫的教具只有一种,是打击乐器,那是一些特制的乐器,这里根本就没有。而且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接触打击乐器实在太少了,所以用打击乐器,不大现实。
那可不可以不用材料呢?这让我想起上次杭州来上课的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音乐课,她只用一段音乐和一条纱巾,完美地完成了整个活动的教学。我想我也可以试试呀。
最后我在教学准备里写下了两点:一段音乐和一把扇子。
(3)过程:
引用一句话:奥尔夫的教学方法是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戏剧相结合去教学。我则决定用游戏将它们串起来。
3、说效果(上得怎么样?)
第一个环节:欣赏A段音乐,并用身体来表演在台风中被吹得东倒西歪的物体的动作。
孩子们很富于想像,他们表演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或者植物,当大风(扇子)吹来时,他们开心地做着被吹倒的动作,兴奋不已。
游戏共进行了三小段。期间我说了这样两句话:1、我发现有的孩子比较好,他表演的时候,被风吹一下,变一个动作,每次都不一样,他很会动脑筋哦,我们向他学习!2、表演得真好,可以表演得更好一点吗?这两句话是事先准备好的,第一句是带点评价的,其实是想告诉孩子们,你的动作要多变化。
山东招生咨询网(www.sdzs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