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只生不养”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工作原因,许多父母生下孩子以后,把带孩子的任务交于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留在老家。
为什么只有亲人带大的孩子才那么爱说、爱表达呢?
专家意见: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
【专家资料-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对于婴幼儿而言,出生的头三年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的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在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这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在一岁半至三岁前身边总有最爱他的亲人“唠叨”。相反,孩子到了四五岁,见到熟人还不爱张嘴,不爱叫人,往往是因为他在三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会有障碍。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我们可以由此推断,他在早年,即三岁前,一定是在爱意浓浓的背景下被抚养的。
相反,当我们遇见一个成年人,他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擅长表达或表现自己,那么,此人早年很可能有父母上班时将他交给家庭之外的人照看,或者父母忙于生计、工作而将孩子置于独处的背景。
做“话痨”妈妈,培养孩子“说”的欲望
美国儿科学会告诫家长:“只要有机会,就要与婴儿多说话。即使他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镇静的声音也能让他们产生安全感。”
虽然爱孩子,也要试着装糊涂,不要全盘包办。发现没,很多宝宝在家不说话,送去幼儿园立马会说了,是老师教的好吗?其实是家里人太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的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你就明白他要什么,不必等他开口自然把东西递到他手里。所以,大人偶尔要装一下糊涂。比如他想吃东西时,走到厨房,大人可以试着问:“你想要水还是牛奶?”并等着听他回答。即使孩子只会“嗯嗯嗯”的发音,大人可以重复一遍“你要牛奶,对吗”,以加深孩子的认知和印象。
抓住生活中一切能交流的机会。带宝宝出门游玩别只顾着拍照,试着做宝宝的“导游”,告诉他,“你看,这是绿色的大树”、“哇,这是黄色的向日葵”……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对任何东西都无比好奇,妈妈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前面的事物,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
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有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父母在照顾孩子,表达爱的时候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这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爱的财富。